根据Energy Trend的了解,Uni-Solar的产品以可挠式硅薄膜为主,主要市场为欧美地区的屋顶型市场,属于利基型市场。
产业链各环节产品价格的稳步回升、欧洲主要安装地瞬间爆发的等利好,不仅为2011年强势收尾,更为2012年的厚积薄发增添新筹码公司总经理李煌说,为规避美国双反调查风险,公司一方面采取从外转内策略,将企业的主要业务转向国内央企电站,采取合作式开发。
产业集群的区域优势,也使得一些行业巨头纷纷聚焦长兴。浙江光普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高效率追踪式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单、多晶硅电池片及组件、太阳能路灯、太阳能发电设备等系列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长兴光伏企业的销售客户已经遍及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项目签订后,迅速为企业开拓了一个全新的市场。县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说,之所以短时间内迅速壮大,反映出了产业集群的带动作用。
去年,汉能控股集团巨资投入长兴,项目一期投资就达28亿多元,并率先采用国际领先的非晶锗硅基叠层太阳能电池技术,产品极具市场竞争力。按照公司规划,汉能还将在长兴进行二、三期投资,累计投资达到118亿元。现在很多企业都在收缩战线。
当需求下降的同时,多晶硅的产能却在不断释放。多晶硅巨头的扩产竞争,势必将导致市场份额的集中。之所以如此,关键在于下游市场需求的低迷。尽管随后光伏市场曾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国内光伏产业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加上政府纷纷加大了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让光伏产业乃至多晶硅处于发展的黄金期。
在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小企业觉得机会来了,于是他们纷纷进入多晶硅产业。这就意味着,即使多晶硅价格降到35美元/公斤,一线企业依然是有利可图,而中小企业则势必被淘汰。
2011年2月18日,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保利协鑫宣布,将再投资177亿港币,在2011年年底,将多晶硅产能从2.1万吨提升至2.5万吨,至2012年年中实现6.5万吨的产能。对此,沈宏文称:目前,大部分中小多晶硅企业已经停止生产,协成硅业面临的困境也是多数多晶硅企业面临的问题。曾有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多晶硅暴利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1月17日,浙江协成硅业有限公司下称协成硅业行政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该公司正在走破产清算程序。
凤凰光伏高级副总裁张琢在浙江考察的见闻,也证实了当地企业生存的困境。由于国内多晶硅现货价格持续下跌至谷底的20万元~23万元/吨,国内40多家多晶硅企业,除6~7家上市公司外,均已陷入全面停产状态。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约8亿元,项目将在5年内全部建成投产,预计将实现年销售收入120亿元。产能大幅过剩,制约着多晶硅的价格。
这意味着,保利协鑫在扩产之后其产量将是2010年国内总产量的近两倍。供给大于需求,必然导致多晶硅价格下跌,并酿成今天的格局。
在张琢看来,多晶硅企业破产率先出现在浙江,除了与大的市场环境有关之外,更与当地企业市场化程度高、政府干预相对较少有很大关系。不过,对于多晶硅产业集中度的提高,沈宏文认为有利有弊。
在双反压力和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内外夹击下,国内多晶硅企业倒闭潮已经悄然开始。对下游厂商而言,规模效应带来的价格下跌显然是一大利好,但如果行业集中度过高,多晶硅的产生集中于少数几个大厂,则光伏组件企业面对多晶硅企业的话语权和谈判能力将会大幅下降,可能导致多晶硅采购成本的上升。沈宏文分析称,进入2011年以来,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愈演愈烈,加上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纷纷削减对太阳能的补贴,使得欧洲的光伏需求大幅萎缩,多晶硅的市场需求也出现连续性的下滑。2010年,国内多晶硅产量达3.5万吨,其中保利协鑫占据近一半的产量。显然,多晶硅企业的日子并不好过。所以综合考虑,多晶硅企业至少还会有10家保存下来。
此后数年,多晶硅价格一路飙升,甚至突破500美元/公斤,这也让很多企业将其视为掘金之地,蜂拥而至。为了争夺新光硅业项目的供货权,尚德与英利曾展开贴身肉搏。
这让下游厂商措手不及,甚至龙头企业尚德也曾因此不惜赔付违约金、撕毁与供货商的合同。[page]明日黄花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拥硅者为王的时代正在画上句号。
事实上,身陷困局的多晶硅企业不单单是协成硅业一家。2011年3月,浙江省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在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对于当地的中小企业而言,国际金融危机后的那段日子感觉好像是春天来了,于是呼啦啦都进去了,但寒冷的冬天却在后面,考验也在后面。
这是否将引发继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发布《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下称《准入条件》门槛之后,国内多晶硅企业面临的又一次大洗牌?对此,中投顾问新能源行业分析师沈宏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国内大部分中小多晶硅企业已经停止生产,协成硅业面临的困境仅仅是一个侧面。结果相比与机会,中小企业更多面临的是考验。分析人士指出,这样的规模其前期20亿元资金门槛将使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在接受采访时他表示,很多企业前期圈地付了很多的土地成本,但由于市场急转直下,有些企业不得不将这些土地租出去,退出多晶硅市场,重新寻找机遇。
由于多晶硅行业长时间处于一种不理性的状态,当面临更高的技术门槛时,国内企业在技术和成本上的积累,尚不充分。此前,该公司破产清算的传闻在坊间广为流传。
浙江协成硅业的破产正在成为引爆多晶硅企业倒闭的导火索。此前也有多家公司试图上市,但都因多晶硅价格暴跌而搁浅。
这些声音发出在行业红火之时,几乎没有引起丝毫关注。对此,张琢解释说:简单而言,就是挖人、买设备、开始干活的这种方式,在市场好的时候没有问题,市场不好时弊端将全面暴露。
[page]寡头垄断来临随着中小多晶硅企业的退出,国内市场将出现怎样的变化?业界普遍认为,通过产业整合,实现多晶硅企业做大做强是行业发展的趋势。同时,《准入条件》成了众多中小多晶硅企业头上一轮紧箍咒。目前公司已经全面停产,5月后才会有新的结果。但如此结果没有出乎当地行业协会的预料。
其中,乐山电力和天威保变就曾发布公告,其合资公司乐电天威硅业的多晶硅生产线就因生产成本倒挂而停产。多晶硅行业的规模效益相当明显,大规模生产能够有效降低多晶硅的生产成本,而且更便于企业统一产品的质量。
知情者称,法院已要求协成硅业尽快向浙江子城律师事务所申报债权。这将使得以前以投机为目的,同时没有呈现规模的企业退出市场,从而导致国内多晶硅企业产能有一定的降低,但并不影响当前的需求。
目前,国内产业的发展完全是依靠投资驱动。毫无疑问,这将加大保利协鑫在多晶硅价格中的话语权。
评论留言